镇海楼二首(其二)

高踞仙城最上头,万方多难此登楼。

金汤空抱筹边略,觞咏难消吊古愁。

绝岛风尘狮海暮,大江云树虎门秋。

苍茫自洒英雄泪,不为凭阑忆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镇海楼二首(其二)》。诗中,诗人站在镇海楼上,居高临下,感叹国家多难,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和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之情。"金汤空抱筹边略"描绘了尽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但边境的策略却未能施展,暗示了战事的艰难。"觞咏难消吊古愁"则通过饮酒赋诗也无法排解怀旧的哀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沉重。

"绝岛风尘狮海暮,大江云树虎门秋"两句,通过描绘海岛的风尘和虎门的秋色,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荒凉与凄凉,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最后,"苍茫自洒英雄泪,不为凭阑忆故侯",诗人的眼泪不仅仅是为个人的离别,更是为国家的英雄们感到悲壮,他们虽有壮志,却无法改变时局,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古诗(其一)

富贵果何物,遭者罔不诎。

腼然衣冠徒,奔走愧行乞。

平生干镆锋,安能顿使屈?

乾坤值震荡,眼底鲜英物。

不恨见越公,恨不遇红拂。

知己得美人,散此万古郁。

形式: 古风 押[物]韵

古诗(其二)

黄羲忽然没,太古不可复。

古有伤心人,所遇但痛哭。

人各赋性情,天生是使独。

天乎何不仁,挤与世相逐。

鸟兽岂吾群,纷然况满目!

誓将万古泪,上报彼苍酷。

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缩。

放声同一哀,海水化平陆。

形式: 古风

古诗(其三)

神鱼砀失水,跛鳖相瑕疵。

威凤无桐巢,笼雀揶揄之。

按剑遭不平,慷然生古悲。

苍茫自天意,窥者安能知?

我怀古达士,所履皆其夷。

岂无非意干,飘风当坠枝。

偶然出游戏,播弄随纤儿。

手抚铁如意,一笑方支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诗(其四)

沧海方横流,志士无安居。

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车亦不得息,志亦不得舒。

摧车抑其志,自火用世书。

不合固其常,何不慎所如?

躬耕可苟全,且觅南阳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