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其四)

沧海方横流,志士无安居。

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车亦不得息,志亦不得舒。

摧车抑其志,自火用世书。

不合固其常,何不慎所如?

躬耕可苟全,且觅南阳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时局,志士难以安身的境况。"沧海方横流"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波涛汹涌,"志士无安居"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皇皇太自苦",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辛苦,连乘车出行都不得安宁,"露处王尼车"更显其漂泊无依。

诗人感叹车马不停,志向无法舒展,"摧车抑其志"暗示了现实对理想的压制。他以"自火用世书"比喻自己燃烧的热情和才华,却未能得到施展,"不合固其常"表达对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出"何不慎所如"的疑问,质疑自己应如何谨慎选择道路,"躬耕可苟全,且觅南阳庐"则表达了回归田园,寻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丘逢甲在乱世中的挣扎与抉择。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古诗(其五)

凉风剥高林,万树忽全裸。

英华不可恃,荣者已先堕。

人生怀百忧,所见毋乃左!

乾坤忽流劫,万汇尽一火。

死者为哀燐,存者仅硕果。

出门念交旧,万里剩孤我。

嗟哉何酷毒,此罪天应坐。

留此七尺躯,马革不得裹。

畀为愁城主,所值无一可。

闻有古化人,天不能福祸。

我欲往从之,道远多坎坷。

采桂持作楫,纫兰持作柁。

茫茫此愁海,远泛凌风舸。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珠江书感

窄袖轻衫装束新,珠江风月漾胡尘。

谁知宠柳娇花地,别有闻歌感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珠江行乐词

马鞍山头紫云起,脂香粉腻珠江水。

英雄儿女满襟泪,只合王郎为情死。

江头日日呼画船,珠歌翠舞年复年。

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尊前莫话风波恶,豪竹哀丝方间作。

自是风流魏晋人,醉死梦生恣行乐。

生不愿作蛮夷大长汉老臣,亦不愿作朱明洞主秦仙人;

但愿珠江排日泛花舫,花光照海海不尘。噫嘻乎!

人生悲欢离合无不有,江上看花速呼酒。

形式: 古风

长句赠许仙屏中丞并乞书心太平草庐额,时将归潮州

江波不作河安流,春风岭海建节楼。

筹边赖有重臣在,朝廷南顾今无忧。

自从互市启海禁,一衣带水连五洲。

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恃其吊诡肆要挟,但有盘敦无共球。

纵横捭阖等战国,势将迫我为宗周。

况乃东粤本始衅,门庭伏寇森戈矛。

迩来飙车欲西动,更虞瞰我从上游。

威之不畏德不感,中枢术已穷怀柔。

海南万里得安堵,所恃元老能壮猷。

方今议者利变法,我法不用宁非羞?

况有治人无治法,若为国计宜人求。

惟公抗古独持论,会当入告宣嘉谋。

有客哀歌动天地,蹈海不死生犹偷。

南来谒公辱庭见,五羊城郭方清秋。

天涯沦落苦无著,荷公还我东扬州。

卖文傥得买山价,草庐拟筑山之幽。

前身太华老道士,黄庭一卷供清修。

以心太平署庐榜,乞公大笔千秋留。

闻公课吏言所志,补义取我琼山丘。

治平要自儒者事,岂在西法趋从欧。

太平无事傥有日,定许閒暇娱清游。

此事难期此心在,乾坤浩荡消边愁。吁嗟乎!

丈夫生当为八督州、取万户侯;

不然,儒冠世方厌,径须学道寻罗浮。

乞公之书为公讴,狂奴之态公勿笑,江湖此去行扁舟。

公致太平傥我见,且看东南剑气凌斗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