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

高皇曾此驻龙旌,一掬灵湫遂有名。

云绕重岩朝作阵,风生古柏夜传声。

为霖已副当时望,报祀长悬后代情。

圣德不刊神力护,万方何幸际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达所作的《龙潭》,以“龙潭”为题,描绘了龙潭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高皇曾此驻龙旌,一掬灵湫遂有名”,开篇即点出龙潭的历史渊源,高皇(此处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驻跸,使得这一潭水获得了灵性的名声。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气息。

颔联“云绕重岩朝作阵,风生古柏夜传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龙潭周围的环境之美。云雾缭绕于重重山岩之间,仿佛在清晨时分排列成阵;夜晚,古柏林中风吹过,传来阵阵声响,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为霖已副当时望,报祀长悬后代情”,转而赞美龙潭的自然恩赐与文化传承。它不仅滋润了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期待,还承载着后人对先祖的祭祀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尾联“圣德不刊神力护,万方何幸际升平”,最后表达了对龙潭及其周围环境的崇高敬意。认为是圣人的品德与神的力量共同守护着这片祥和之地,使得天下万民有幸生活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龙潭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66)

陈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琅琊寺

此山幽胜武陵源,仄径深藏别有村。

篆石画岩犹墨迹,回廊寝殿但苔痕。

谩劳往事怀千载,且与浮生共一樽。

混世也知随地得,伐檀能不愧殊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童用中之荆州

大江南泛渺云平,樽酒难消此日情。

一笑天涯殊去住,三春物色半阴晴。

尚书家世元无忝,太仆才华蚤有名。

莫讶高怀抛不得,琅琊山水亦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得告写怀

再疏殷勤沥悃诚,九重恩许促归程。

岂缘蒲柳先秋虑,欲尽庭闱爱日情。

天阔谩疑飞鸟倦,月明偏照去舟轻。

难忘最是滁西涧,犹记黄鹂三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夜与鲁翁对话

京国劳劳汗漫身,又从歧路度王春。

最怜孤馆青灯夜,遥忆高堂白发亲。

池草不妨诗梦绕,盘椒宁惜颂声频。

江南胜概真如画,触处梅花照眼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