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

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小路穿过沟壑,窗户又映照着高楼。
最终会消解国家的破碎,哪怕代价如同万金求取。
凤凰在三座仙岛上嬉戏,神仙居住在十个洲屿之间。
或许会怜惜那淡雅的萱草,因为它能带来忘忧的美名。

注释

压径:小路穿过。
复:再,又。
缘:沿着。
沟:沟壑。
当窗:窗户边。
映楼:映照着高楼。
终销:最终会消解。
一国破:国家的破碎。
不啻:岂止,如同。
万金求:万金的代价。
鸾凤:凤凰。
戏:嬉戏。
三岛:三座仙岛。
神仙居:神仙居住。
十洲:十个洲屿。
应怜:或许会怜惜。
萱草:萱草。
淡:淡雅。
忘忧:忘忧草,象征忘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牡丹》。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忧虑与苦闷。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盛开时的情景,它们不仅沿着小路和溪流生长,而且还从窗前楼下映入人们的视野。这里的“压径”、“当窗”都表现出牡丹之繁盛,似乎无处不在。

接着,“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不惜代价的心情。“终销”意味着牡丹的香气弥漫至极,而“一国破”则是形象地表达了牡丹之美丽,美到足以倾国。这里虽有夸张,但正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限迷恋。

下两句“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鸾凤”即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神鸟,而“三岛”、“十洲”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描述的仙人所居之地。这两句通过将牡丹与神话仙境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超凡脱俗。

最后,“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虽美但终究不能忘怀世间忧虑的复杂情感。“萱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号忘忧”则意味着即使是这样微小的事情,也能让人得到暂时的慰藉和忘却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才华与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迎寄韩鲁州

积雨晚骚骚,相思正郁陶。

不知人万里,时有燕双高。

寇盗缠三辅,莓苔滑百牢。

圣朝推卫霍,归日动仙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闲游

危亭题竹粉,曲沼嗅荷花。

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

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誇。

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

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四海秋风阔,千嵓暮景迟。

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