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图

剑门天下险,亦复天下壮。

峥嵘扼西南,气欲轧万象。

石壁摩往来,风湍束奔放。

深蟠虚无底,峭出日月上。

二仪含崎嵚,万古设眺望。

一夫或当关,强敌不敢傍。

胡为昔人国,恃此亦倾丧。

圣朝今无外,皇化极浩荡。

势狭秦汉争,治同唐虞让。

乃知不在险,六合德可王。

前年南中行,其地少平旷。

悬车度重隘,束马下叠嶂。

翻疑蜀道坦,剑阁固殊状。

及此观画图,间关愁西向。

浮云从中来,日暮一惆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剑门图》描绘了剑门关的险峻与壮丽,以及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最后表达了对当今盛世的感慨。

首句“剑门天下险,亦复天下壮”开篇即点明剑门关的险要与壮观,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峥嵘扼西南,气欲轧万象”进一步描绘了剑门关的雄伟气势,仿佛能压制整个世界。接着“石壁摩往来,风湍束奔放”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剑门关的动态美,石壁与水流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深蟠虚无底,峭出日月上”两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剑门关的深度与高度推向极致,仿佛能触及天际的日月。这一景象既展示了剑门关的自然奇观,也暗喻了其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仪含崎嵚,万古设眺望”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剑门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它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接下来“一夫或当关,强敌不敢傍”以典故入诗,借用了诸葛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剑门关的战略价值。

“胡为昔人国,恃此亦倾丧”两句,诗人反思历史,指出过去的国家之所以衰败,往往是因为过分依赖地理优势,而忽视了内在的治理与道德力量。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现实的警醒。

“圣朝今无外,皇化极浩荡”转而赞美当今盛世,强调了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道德与仁政的重要性。“势狭秦汉争,治同唐虞让”则通过对比秦汉时期的激烈竞争与唐虞时期的和谐治理,表达了对当今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的肯定。

“乃知不在险,六合德可王”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真正的统治力不在于地理的险要,而在于道德与仁政的力量,能够统一天下的关键在于德行的传播与实践。

最后,“前年南中行,其地少平旷。悬车度重隘,束马下叠嶂”回忆了诗人过去旅行的经历,强调了剑门关在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性。“翻疑蜀道坦,剑阁固殊状”则表达了诗人对剑门关独特风貌的赞叹。

“及此观画图,间关愁西向。浮云从中来,日暮一惆怅”则是诗人面对画图时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剑门关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道德力量的推崇。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琵琶怨

美人挥哀弦,上客叹蛾眉。

急响多悲思,孰知心所之。

感昔奉绸缪,不言生别离。

誓将桃李颜,结君长相思。

如何双栖翼,中路忽乖睽。

不怨欢会难,但恐恩爱亏。

含情冀回顾,中曲多苦辞。

君子苟不听,贱妾欲奚为。

形式: 古风

团扇辞

团扇昔在时,素手不相离。

凉温得君意,动息亦有仪。

炎暑良未徂,恩爱讵中衰。

何言遽相失,一旦弃如遗。

旧物谅非贵,故心不可移。

愿因新人得,持以置君怀。

形式: 古风

题苏氏耕乐堂

少年思薄宦,既老思田里。

耦耕非吾事,素食良所耻。

时雨行东皋,平畴被流水。

兴言命童稚,东作从兹始。

饭牛桑苧阴,秉耒郊原里。

旧麦既青青,新苗复靡靡。

升堂举杯酌,閒暇阅经史。

有秋庶可待,敦本聊自喜。

古人不复存,斯士亦云已。

食力吾所安,夜行贵知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鹭图

鲜鲜白鹭羽,振振清江澨。

露草寒已衰,风芦近相蔽。

飞鸣各自适,离居亦有次。

虽惬江海情,终怀云霄志。

君子思有则,画者工取譬。

仪羽庶可希,修洁诚所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