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咏柳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嫩绿的官柳轻拂,双双燕子翩翩飞过。
在楼上面对春寒,她卷起珠帘,忽然看见了它们。
如今春天离去,柳絮纷飞随风飘散,落在小径上,粘在墙头花间,这一切都让人难以收拾。
阳关的离别,更是让人心碎。
曾经多少次,她在轩窗边挥手,感叹衣带渐宽,那些宴席上的欢聚轻易消散。
她蹙着翠眉,像织锦般细腻的情感,写下红叶题诗。
每当烟雾弥漫的渡口,或是水亭边,总是让她的心先乱了方寸。

注释

官柳:官府门前的柳树。
双双燕:成对的燕子。
春寒:春天的寒冷。
瞥然:突然。
香絮:柳絮。
沾径草:落在小径上的草。
惹墙花:触动墙头的花朵。
阳关: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离别。
人肠断:心如刀割。
行轩:轩窗。
衣冠:衣着和冠冕。
易散:容易消散。
翠眉:女子美丽的眉毛。
织锦:比喻细腻的情感。
烟渡口:烟雾笼罩的渡口。
水亭边:水边的亭子。
心先乱:内心先乱。

鉴赏

这首宋词《蓦山溪·咏柳》是姜夔所作,以青青官柳和双燕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的景象。"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画面生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接下来的"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通过楼上人的视角,传达出对春光消逝的惋惜与怅惘。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柳絮纷飞,更显春意阑珊。"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表达了主人公对春景无人照管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下片转而抒发离别之情,"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借阳关曲调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回忆过去在宴席上的欢乐时光,如今人事已非,不禁让人感伤。"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以女子的美丽和落叶的诗意,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描绘了离别后的心境,无论身在何处,心绪总是难以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光流逝和人生离别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

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而今指点来时路。

却是冥濛处。老仙鹤驭几时归。

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摩挲紫盖峰头石。上瞰苍崖立。玉盘摇动半崖花。

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盈盈相望无由摘。

惆怅归来屐。而今仙迹杳难寻。

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赋牡丹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剪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