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与鸥一样为客,四处奔飞,绿野留下过吟诗的脚迹。那园池中两行暗柳垂荫,当是钱良臣仙翁亲手所栽的。一亭寂寞,柳烟之外带着愁绪横立眼前,还是亭边水池中荷花冉冉升起展着凉云有几分生气,似是彩虹呈现。
现在年岁大了,才华已尽,你钱氏不要想我有多少好句子。园池万般皆美正迷人,但我有如那向秀思友的山阳夜笛,长久心事,只怕只有那玉栏干知道。吟诗兴未尽,又得匆匆乘船而归去。月夜留下空空的相忆情结。

注释

吟屐:吟咏的足迹。
屐,木头鞋,泛指鞋,此指鞋的印迹。
垂阴: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
仙翁:指钱良臣,此时钱已逝。
寂寞:冷清,孤单。
此处作名词用。
苒苒:草木茂盛的样子。
凉云:阴凉的云。
秀句:优美的文句。
君:指钱良臣后裔钱希武。
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晋嵇康旧庐所在。
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向秀经其山阳旧居,闻邻笛而作《思旧赋》。
后人以"山阳笛"喻悼念故友。
百年:谓时间长久。
放船:开船,行船。

鉴赏

这首《蓦山溪·题钱氏溪月》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词中,作者以鸥鸟为伴,漫步在翠绿的田野上,留连于诗人足迹所至之处,那两排柳树荫蔽,仿佛是昔日仙翁亲手栽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怀旧的氛围。

“一亭寂寞”四字,透露出词人对亭子空旷无人的感慨,远处的烟雾带着淡淡的忧愁,荷塘上的凉云舒展,彩虹如长虹横跨,这些景象都增添了词境的诗意。随着词人年岁的增长,他感叹才华不再,劝诫朋友无需再寻觅他的佳句。

接着,词人借“万绿正迷人”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陶醉,然而“更愁入、山阳夜笛”又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他的一生心事,只有栏杆能理解,而吟诵未尽,只能乘船归去,在月光下独自怀念。

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眷恋。姜夔的词风清雅,情感深沉,这首词便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

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而今指点来时路。

却是冥濛处。老仙鹤驭几时归。

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摩挲紫盖峰头石。上瞰苍崖立。玉盘摇动半崖花。

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盈盈相望无由摘。

惆怅归来屐。而今仙迹杳难寻。

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赋牡丹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剪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连环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