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送厉虞卿南归,用清真韵

野烟直。疏柳依依弄碧。

长亭路、尊酒送君,席帽黄尘黯行色。回头念故国。

憔悴长安倦客。

芦花外、秋水自生,一夜愁心抵千尺。前欢坠无迹。

只旧日斜阳,红上离席。一声珍重调眠食。

看玉盏未釂,锦车何在,漫天烟草失故驿。

隔形影南北。心恻。泪痕积。叹送客天涯,如此岑寂。

飘零俊侣愁无极。剩日暮穷巷,几声风笛。

黄昏残雨,却又向,梦里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故国的思念。词人通过“野烟直”、“疏柳依依弄碧”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将送别的场景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

“长亭路、尊酒送君”,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方式,尊酒相送,是古人送别时常见的礼节,但在这里却显得格外沉重,因为“席帽黄尘黯行色”,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途,背影渐行渐远,留下的是深深的不舍与孤独。

“回头念故国。憔悴长安倦客”,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离乡背井、漂泊他乡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倦客”的共鸣,两地相望,心绪难平。

“芦花外、秋水自生,一夜愁心抵千尺”,用芦花、秋水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仿佛那秋夜的愁绪比千尺还要深沉,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夜的凄凉与哀伤。

“前欢坠无迹。只旧日斜阳,红上离席”,回忆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如过眼云烟,只剩下夕阳映照下的离席,增添了几分无奈与失落。

“一声珍重调眠食”,在离别的时刻,一句简单的“珍重”,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看玉盏未釂,锦车何在,漫天烟草失故驿”,通过未饮尽的玉盏、不知去向的锦车、消失在烟雾中的故驿,暗示了离别后的未知与迷茫,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隔形影南北。心恻。泪痕积”,空间上的距离与心灵上的相通形成对比,表达了即使身在两地,心却紧紧相连,无法割舍的情感。

“叹送客天涯,如此岑寂。飘零俊侣愁无极”,感叹于送别友人,面对的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对于那些才华横溢的朋友而言,这种愁苦似乎无尽无休。

“剩日暮穷巷,几声风笛。黄昏残雨,却又向,梦里滴。”以日暮、穷巷、风笛、黄昏、残雨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同时又暗示了离别后,友人或许会在梦中相遇,表达了一种虽分离但情谊不减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离愁,以及对故国的深深眷恋,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40)

冯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泊舟之罘,烟水合沓,甚有远思。赋示王伯谐、柴予平

岸阔暮潮寒。画角初残。天涯光景一凭阑。

衰柳昏鸦斜日里,满目江山。风紧客衣单。

秋思阑珊。北来鸿雁指君看。

烟水荒荒天四合,何处长安。

形式:

相见欢

微飔不隔庭柯。动秋罗。只觉碧阑干外晚凉多。

花阴转。漏声断。夜如何。自卷水精帘子看明河。

形式:

琵琶仙.日暮倚秋辛阁,闻隔院玉笙声,忽触宿感。用白石自度腔韵写之

杨柳高楼,早憔悴、旧日烟条云叶。

离恨吹入参差,秋风正凄绝。

芳草外、斜阳有限,甚啼到、空山鶗鴂。

十载心期,香消酒冷,弹指能说。

又何事、泊凤飘鸾,漫孤负、青春好时节。

空把一襟零泪,与荒阶苔荚。

休更盼、团圞镜约,恐玉人、两鬓都雪。

总悔珠箔飘灯,那时轻别。

形式:

蝶恋花

六曲文窗閒了鸟。玉几金床,不觉春光好。

人自飘零花自老。夕阳满地生青草。

无语思君情悄悄。万水千山,兀自萦怀抱。

夜夜夜乌啼到晓。梦中忘却长安道。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