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山寺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

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

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明本的《题金山寺》,以金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江边夜景。诗中的“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两句,巧妙地将金山寺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金山寺从江面升起,楼台倒映在雨后的江面上,与远处的船只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江面,使得夜晚如同白昼一般明亮;波涛翻滚,仿佛将天空倒映在了江水中,形成了一片青天。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寺内的宁静与和谐。塔铃随风轻轻摇曳,似乎在低语,而滩石在细浪的轻抚下,形成了完美的圆形,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又和谐。

最后,“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两句,不仅增添了神话色彩,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说中,龙化身为楚人前来听佛法,他们双手捧着珍珠,表示对佛法的敬仰,却并不求取任何回报。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佛教的慈悲与平等,也体现了诗人对金山寺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情感,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松月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

形式: 七言律诗

冻云四合雪漫漫,谁解当机作水看。

只为眼中花未瞥,启窗犹看玉琅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田歌

村南村北春水鸣,村村布谷催春耕。

手捧饭盂向天祝,明日插秧还我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林塘庵

学得閒来便得閒,好山好水任盘桓。

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