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只是匆匆过客。

注释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尊 :通“樽”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好友钱穆父离别而作,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一别都门三改火",以时间的流逝象征两人分别已久,"天涯蹋尽红尘"描绘了友人远行的艰辛与世事的沧桑。"依然一笑作春温"则展现出即使在离别之际,他们仍能以微笑温暖彼此,情感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将友人比喻为古井般深沉内敛,秋竹般坚韧有节,赞美其品格。"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描绘了送别的夜晚,月色微云之下,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孤独的船即将启程。

最后,"尊前不用翠眉颦"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愁眉不展,暗示人生聚散本常事。结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以旷达之语道出,人生皆是过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的宽慰和自我安慰。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减字木兰花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西江月.杭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减字木兰花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湖上图。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