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杭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昨夜您的小船离开京口,今晨我的马头遥望长安。旧官拿什么交代给新官?只有西湖、吴山、公事、案件。
杭州美景,百年来几度变迁?内含奥秘,下评语叫人为难。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气能掀起钱塘江的波澜。把我的新诗呈给您。请您细加指点。

注释

扁舟:小舟。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乃古润州治所。
长安:此处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马首长安:谓马不停蹄地向京都进发。
旧官何物与新官:这里东坡仅以其“新官对旧官”句,借指自己是“旧官”即将离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
湖山公案:指东坡自己的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
个中:此中。
下语:评说,讲说。
使君:指新任杭州太守的林子中。
才气卷波澜:形容林子中的才气像波涛一般壮阔起伏。
判断:犹鉴别辨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为交接官职时宴会上所作。词以扁舟离京口至马首向长安的行程起笔,展现出时空转换的瞬间感。"旧官何物对新官"一句,寓意着职务更替,旧事物与新事物的交接,显得颇为哲理,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事代谢。

"只有湖山公案",将焦点转向眼前景色,西湖的湖光山色成为不变的见证者,反映出词人对自然永恒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公务之外闲适生活的向往。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语言表达之难的深刻理解,暗示了人生短暂与言辞难以尽述的无常。

最后两句"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鼓励他以诗文记录下这特殊时刻,展现了词人对朋友的期许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仕途的淡然,又有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眷恋,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湖上图。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

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

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蝶恋花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