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三十位羽林将领,自小就戍守边疆。
春风轻拂着草地,狩猎的骑兵多么轻盈矫健。
两人比翼而飞,新拉开的弓弦发出响声。
他们射杀麋鹿深入山谷,取水于荒野的泉水。
在马上共享美酒,野外切肉暂作欢宴。
还未尽兴饮酒,敌寇已侵扰幽燕之地。
烽火连天不断,胡人的尘土直冲云霄。
他们疾驰救援东北,战斗中保全了城池。
为国效力,奔赴危难,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注释

羽林将:古代禁卫军。
常事边:常驻边境。
猎骑:狩猎的骑兵。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鸣弓:拉弓发声。
射麋:射杀麋鹿。
荒泉:荒野的泉水。
聊割鲜:随意切肉。
寇幽燕:侵犯幽燕地区。
烽火:古代传递紧急信息的烽火。
胡尘:胡人带来的战火尘土。
长驱:快速行进。
战解:战斗得以解决。
赴难:奔赴危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和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开篇“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两句,直接点出了将军的英俊和他在边疆的经历,通过数字“三十”来强调其英雄气概。紧接着,“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两句,则以生动的景象描写了战争前的宁静与兵马的矫健,春风轻拂,草地上映出兵马行进的活跃场景。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一句,展现了将军严整的仪容和战斗的准备态势。随后,“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描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和生存条件的艰苦。这两处细节描写都在强调边塞生活的不易与战事的残酷。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一句,显现了将士们在战间隙刻寻找片刻欢愉的情景。然而紧接着,“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则突然转入紧张的战争氛围,敌人来袭,战斗无法避免。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中烽烟四起、战事不断的景象。随后,“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则表达了将军带领部队迅速救援边疆,解围城池,取得胜利的情形。

最后,“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两句,则指出将士们为国家效命、赴难作战是自古以来的英雄行为,体现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的手法,将军人的英勇与边塞战争的艰苦紧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位唐代将领赴难作战、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气概。

收录诗词(46)

崔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集》

  •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hào)(704—754

相关古诗词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

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

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

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

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

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

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形式: 古风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

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

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营妓

寒檐寂寂雨霏霏,候馆萧条烛烬微。

只有今宵同此宴,翠娥佯醉欲先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居八咏(其一)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