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巩接三平

解擘当胸箭,因何只半人。

为从途路晓,所以不全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奇特的角度探讨了生命与牺牲的主题。"解擘当胸箭,因何只半人",开篇即以“当胸箭”这一形象化的表述,暗示了某种内在的冲突或挑战,仿佛是内心深处的某种力量或欲望,如同箭矢一般直指核心,却只留下“半人”,这既是对生命力的象征性削减,也是对个体完整性的某种质疑。

"为从途路晓,所以不全身",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牺牲的原因。似乎是为了理解道路、明白真理或是达成某种目标,个体必须做出牺牲,放弃完整的自我。这里的“途路”可以理解为追求、成长或理解的过程,而“不全身”则强调了这一过程的代价和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在追求精神成长或实现某种目标时,个人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这种牺牲背后的深层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物理形态的减损,更触及了心灵层面的自我超越与重塑。

收录诗词(1)

灵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

栖禽移昼向空飞,林麓虚明水大肥。

万国仰瞻当此夕,片云争合闭清辉。

群妖始觉神通小,列宿应惭照耀微。

达曙何人最关念,庾公楼上独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白崖三洞

嘉州地僻天西南,重迭江山绕城郭。

形式: 押[药]韵

答蜀相李昊

甘作尧时夫,不乐蜀中相。

形式:

棋理还将道理通,为饶先手却由衷。

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

静算山川千里近,閒销日月两轮空。

诚知此道刚难进,况是平生不著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