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蜀相李昊

甘作尧时夫,不乐蜀中相。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尧夫对蜀相李昊的回答,通过对比“甘作尧时夫”与“不乐蜀中相”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甘作尧时夫”,意味着诗人愿意像古代贤明君主的臣子一样,忠诚于国家,为国效力,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无怨无悔。这里暗含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即君明臣贤,社会和谐的理想图景。

而“不乐蜀中相”,则表达了一种对当时实际政治状况的不满或无奈。蜀中相可能指的是蜀地的宰相或其他高官,这里的“不乐”可能包含了对权力运作、政治腐败、或是与理想政治理想相悖的行为的批评。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以及对真正能实现公正、仁爱政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正义和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4)

李尧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棋理还将道理通,为饶先手却由衷。

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

静算山川千里近,閒销日月两轮空。

诚知此道刚难进,况是平生不著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石窟寺

老去寻山意渐便,兴来登览独怡然。

僧归禅榻香盈帐,人唤渔舟晚济川。

清洛冷光浮巨栋,灵崧积翠拱中天。

公馀底事频来此,民远官刑不用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题

茆屋江山上,夜来梦吴越。

岩溜穿白云,桂花落明月。

子规啼空山,一声一滴血。

何事□秋风,出门又离别。

形式: 古风

缺题

公族为良雅,僧堂视事幽。

纲轩疏雨霁,金刹片云秋。

树色新兰若,经声小比丘。

从来东道意,无见不相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