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娟娟山日拂鲜苔,冉冉江风过落梅。

梅落苔鲜两相催,美人欲来竟不来。

且须顾影自倾杯,醉舞中流夕阳回。

夕阳回,狂波阻。

前峰一带寂无人,春光非余孰怜汝。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日与鲜苔、江风与落梅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娟娟山日拂鲜苔,冉冉江风过落梅",山日轻柔地抚摸着青苔,江风缓缓吹过凋零的梅花,展现出自然界的温柔与静美。

接着,诗人通过"梅落苔鲜两相催",将梅花的凋谢与青苔的生长巧妙地联系起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美人欲来竟不来"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与遗憾。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自我反思与情感抒发:"且须顾影自倾杯,醉舞中流夕阳回。"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时,诗人选择以饮酒自娱,借醉舞来对抗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寻求片刻的解脱。"夕阳回,狂波阻",夕阳虽回,但狂波依旧,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外界环境的不可控。

最后,"前峰一带寂无人,春光非余孰怜汝",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在寂静的山峰前,春光似乎只有诗人一人欣赏,凸显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相对孤独与渺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面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丝丝春草各春辉,含情滋露上枝肥。

晴烟初试东风暖,暮霭轻沾西日晖。

江头来碧色,苍翠披客衣。

披客衣,进客觞,他时对酒莫相忘。

形式: 乐府曲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其一)

小小邯郸宫,春春崇台柳。

常忧恩宠疏,不如民间妇。

谁知辞玉阶,朱颜镜中丑。

舞衣叠空厢,日夕从箕帚。

中夜起长吁,捧心增愧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其二)

自从金屋贮,自言独恩幸。

衾裯尚兴嗟,歌舞还羞骋。

扬蛾绝三千,不顾长门冷。

谁信中道迁,骄妒难久永。

裳衣呼驾予,流落操臼井。

日向耕织谋,何处风流整。

转喉孰怜音,临妆独矜影。

声容坐没销,宠贵两无逞。

抚此丑陋姿,憔悴方自省。

流泪向终宵,魂梦飞金屏。

始念君王恩,贱妾诚徼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梗]韵

春闺八首(其二)

晨起幽香送,晓风谢落梅。

羞与愁人对,寂寂向青苔。

好留明春色,含意待君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