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水连绵不绝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农民的愁苦。首句“田父愁何诉”,直接点明了农民面对连日大雨的忧虑,无法向谁倾诉,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和无助。接着,“龙公怒未休”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雨水比作愤怒的龙神,形象地描绘出雨水不断、难以停歇的情景。
“千畦沈翠羽,百水散黄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绿色的稻田被雨水淹没,百条河流中的黄色水流四处泛滥,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大地的影响。而“小市犹长闭,孤城并欲浮”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城市和乡村在暴雨中的状态,小市门紧闭,孤城仿佛要被洪水淹没,突出了雨势之猛和破坏力之强。
最后,“谁誇补天漏,此事恐悠悠”两句,以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故事为背景,暗喻了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同时也表达了对雨水何时能止息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