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歌

吾观天地化育功,四序五行实任之。

轩辕尧舜致熙皞,亦有六相兼皋夔。

君臣共济自往古,大厦岂是一木为!

况予凉薄资,九五承大宝。

四海之广兆姓繁,侧席仁贤翼王道。

长林大泽,高丘巨壑,岂无怀才抱德者,萧散幽闲乐其乐。

扣舷清歌弄绿水,结巢云松招白鹤。

云松苍苍白鹤飞,翠萝摇曳春风时。

朝镵黄独,夕茹紫芝,放歌《考槃》什,吟咏《梁甫》词。

如玉在璞韬其辉,天之生才将有为。

屡下求贤诏,明珠宁无遗?

中夜有怀起待旦,劳心咨求忘日宴。

嗟尔贤人,何乐空谷?

有莘幡然起畎亩,傅岩何尝终版筑。

磻溪白首还鹰扬,卧龙亦复兴南阳。

旱岁人间望霖雨,大川利涉需舟航。

嗟尔贤人,无为徘徊!

石泉麋鹿非尔伍,风雨天路为尔开。

脱却芰荷衣,挂在青涧隈。

翩翩命驾蒲轮来,黄金如山筑高台。

待尔为咏台与莱,无为令我怅望思难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招隐歌》,是明朝皇帝朱瞻基所作,表达了他对贤才的渴望和对隐士生活的赞赏。诗人首先赞叹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以及古代圣君如轩辕、尧舜的治理之道,强调了君臣合作的重要性。接着,他以自身地位比喻,表示自己期待贤能之士辅佐,共同维护仁政。

诗中描绘了隐士们逍遥自在的生活,如扣舷清歌、结巢云松,过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诗人感慨朝廷多次发布求贤诏书,希望贤才不会被遗漏。他深夜思索,不忘寻求贤良,感叹贤人不应沉溺于孤独,暗示他们应有所作为。

诗人鼓励贤人走出困境,指出即使在艰难时期,朝廷也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比如像伊尹、傅说、姜太公等人的例子。最后,他承诺给予贤才高位和尊崇,邀请他们加入朝廷,共同建功立业,表达了强烈的招揽之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具有鲜明的招贤纳士的主题。

收录诗词(43)

朱瞻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 生卒年:1398年-1435年1月31日

相关古诗词

喜雪歌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

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

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

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

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

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

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

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期。

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嗟予菲德临九五,燮理功能寄丞辅。

举觞相乐拜天庥,永念皇天与皇祖。

形式: 古风

御制山水图歌赐长春真人刘渊然归南京

东华之东湛明景,彩霞环绕蓬莱境。

琼芝瑶草春不穷,丹光夜动黄金鼎。

渊然老仙崆峒客,万里归来此栖息。

手持如意青芙蓉,两脸潮红头雪白。

头上玉琢冠,身中云绣衣。

朝朝飞神驭气超汗漫,直上太清朝紫微。

腰间腾龙双宝剑,秋水光晶寒潋滟。

啸风呼霆作霖雨,屡注仙瓢苏下土。

功成敛用归希夷,玄天至道本无为。

眼看民患忍坐视,恤人亦体天之慈。

旦来谢别何匆匆,骑鹤径度江之东。

江东龙盘虎踞五云表,钟山翠接三茅峰。

茅家兄弟青冥上,白日骖鸾定相访。

还来赤松子,亦有安期生。

上朝南极寿昌星,好山好水清且明。

西方出金桃,南斗斟云液。

长生有曲舞且歌,年过广成千二百。

形式: 古风

猗兰操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于乎贤人兮汝其予辅。

形式: 琴操

草书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