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五)澄江泛艇

叶下洞庭波,拿舟风月多。

不知兀坐者,所寄得于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叶下洞庭波”,以“叶”与“波”的动态结合,生动展现了洞庭湖上落叶飘零、波光粼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次句“拿舟风月多”,进一步渲染了夜晚乘舟于湖面上,与风共舞、与月同辉的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的世界。

后两句“不知兀坐者,所寄得于何”,则转为对独自静坐之人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通过设问,暗示了这位“兀坐者”可能在寻找心灵的寄托,或是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绘,更触及到了人的心灵世界,引人深思。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巧妙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六)虚亭秀色

一亭及一峰,足占无边秀。

何须论尺绢,盘礴劳结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七)秋岚霜叶

锦林扶翠嶂,诗意与秋高。

紫微已绝诣,何必更拈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八)寒林策蹇

诗人惯得句,画客漫成图。

彷佛襄阳孟,寻梅兴不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九)高崖杰阁

飞阁构层峦,其下临无地。

今朝趁少閒,结揽江天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