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简练而富有深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一亭及一峰”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浓缩于笔端。通过“足占无边秀”的描述,展现了亭与峰之间所蕴含的无限美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小小的一亭一峰所包容,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丰富。
接下来,“何须论尺绢,盘礴劳结搆”两句,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超越。在诗人看来,无需用尺绢这样的物质载体来记录和展示自然之美,因为自然本身便是最完美的艺术品。这里的“盘礴”二字,既指画家挥毫泼墨的豪放姿态,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知和欣赏,而非仅仅依赖于人工复制或再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表现手法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崇尚真我、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感。它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更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