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过穆陵关》由明代诗人卢象升所作,通过描绘边关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
首联“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边关的壮阔景象。介马,指披甲战马;戎,指军队。新立的壁垒与连天的烽火,既展示了边防的坚固,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然而,在这烽火连天的背景下,诗人却感叹“无民”,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深深忧虑。
颔联“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挥戈,意为挥动兵器,这里象征着诗人渴望以武力平定边疆,恢复山河的宁静。而“欲洗山河色”则表达了诗人清除战争痕迹、还大地以和平的愿望。同时,“思援饥溺人”则体现了诗人对身处困境百姓的深切同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救助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颈联“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承上启下,将诗人的理想与行动提升至历史的高度。安奠苍生,意为安定百姓,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千古事,强调这一目标的长远意义。扫除逋寇,八年尘,则表明诗人决心清除边疆的祸患,为国家赢得持久的和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深刻追求。
尾联“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完成使命后的淡泊心境。携归两袖清风,意味着诗人功成身退,不带丝毫贪恋与私欲,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超脱的情怀。坐看闲云,不厌贫,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综观全诗,《过穆陵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更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宏大的历史视野,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