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璚夫

世间儿子总纷纷,属籍吾贤最不群。

天在山中须畜学,风行水上自成文。

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

我与东岩情分腆,临分书此勉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写给赵璚夫的一首赠别之作,通过对比世间众多之子与赵璚夫的不同之处,表达了对赵璚夫独特品质和深厚学识的赞赏。

首联“世间儿子总纷纷,属籍吾贤最不群”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赵璚夫与其他儿子进行对比,强调了赵璚夫的独特性。这里的“属籍”可能是指身份或地位,“吾贤”则直接点名赵璚夫的优秀。

颔联“天在山中须畜学,风行水上自成文”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赵璚夫的学问和品德。山中蓄积着天地之学,水面上自然流淌着和谐之文,形象地描绘了赵璚夫内在学问的深厚与外在行为的优雅。

颈联“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謚闻”进一步阐述了赵璚夫的品质。这里“操存”指的是保持节操和德行,“真见”意味着真正的见识和理解;“记问”指记忆和询问,而“夸多”则是夸耀数量,这里的“謚闻”可能是指虚浮的名声。这一联通过对比,赞扬了赵璚夫追求真实、深入的理解和见识,而非表面的炫耀和虚名。

尾联“我与东岩情分腆,临分书此勉郎君”表达了诗人与赵璚夫之间的深厚情谊,并在分别之际,以这首诗作为勉励,希望赵璚夫能继续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不断进步。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赵璚夫的个人品质和学识,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关怀和期望,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智慧的赠别之作。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无俗亭

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

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

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

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其一)

人日春风动琯灰,新年佳节并相催。

金花巧向钗头见,和气潜随斗柄回。

青入池塘频梦草,暖生官阁易寻梅。

相从便好携炉铫,乳面新来胜撇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二首(其二)

新诗如律起寒灰,多谢邹郎着意催。

清比金茎天上落,句生春草梦中回。

才高可但空吟雪,心铁犹能强赋梅。

山月欲圆人又好,羡君同泼瓮头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