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一十九首(其三)

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

真阳涵素光,无昼亦无夜。

神体当自保,不与物俱化。

运龄从此长,尘缘顿消谢。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中的奇妙景象和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开篇“扶桑并咸池,窅窅殊在下”以神话中的日出之地扶桑和日落之地咸池为背景,暗示着诗人所向往的仙境深邃而遥远。接着“真阳涵素光,无昼亦无夜”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中永恒的光明,没有日夜之分,只有纯净的光芒,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神体当自保,不与物俱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精神世界的珍视,强调了个体精神独立于物质世界的重要性,不应随波逐流,而是要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运龄从此长,尘缘顿消谢”则点明了通过这种精神追求,可以实现生命的永恒,尘世的烦恼与束缚得以解脱,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心灵得到净化,生命得以永恒,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游仙一十九首(其四)

至道不由学,颓龄安可住。

宿命无纤罹,重玄乃遐悟。

鲜明女萝裙,致我火浣布。

稽首存至诚,欣会如所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游仙一十九首(其五)

至音非乐音,玲珑闻自然。

殊绝洞房景,亦超郁罗天。

灵嫔下鹤驭,问我来何缘。

却惊与世隔,一别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游仙一十九首(其六)

澡心华池液,薰手玉楼香。

一披宝神经,众真共来翔。

七言咏良遇,至音迭琅琅。

珍重卫夫人,行草记瑶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仙一十九首(其七)

太微无烈风,紫台多灵露。

逍遥三五客,披衣纵高步。

回首笑复歌,游此今几度。

却嗟寰中人,枉为死所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