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杂诗四首(其三)

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汴梁城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楼外风烟隔紫垣”,以“楼”为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高处,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氛围。接着,“楼头客子动归魂”,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状态,他仿佛在眺望远方,心中涌起思乡之情。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外貌和行为,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蓬乱的头发随风飘扬,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麻衣上的酒渍,既可能是欢愉的痕迹,也可能是忧愁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在复杂情感中的挣扎。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这两句转而描绘自然景色,以壮丽的山水映衬出诗人的思绪。天堑的波光与落日的余晖相互辉映,太行山的景色则照亮了广阔的中原大地,这样的景象既是自然之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寓意深远。

最后,“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选择以笑对之,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孝孙”可能是指孝顺的子孙,也可能是一种自嘲或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身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金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6)

李汾(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人跌宕不羁。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第,一度为史馆书写。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又与仙不合,逃走被追获,被囚绝食死,年不满四十

  • 字:长源
  • 籍贯:金太原平晋

相关古诗词

汴梁杂诗四首(其四)

寥落关山对月明,客窗遥夜梦魂惊。

二年岐下音书绝,八月河南风露清。

冉冉暮愁生草色,迢迢秋思入虫声。

谁知广武英雄叹,老却穷途阮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清宫三首(其一)

忆昔秋风从茂陵,词臣忝预汉公卿。

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

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清宫三首(其二)

苍梧云气赤城霞,绵络钧天帝子家。

仙掌高承九霄露,霓旌遥驻五云车。

昆明火劫惊人世,瀛海风涛撼客槎。

醉里忽逢王子晋,玉笙吹上碧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清宫三首(其三)

千劫尘缘谢吏曹,道山仙阙事游遨。

楼台缥缈沧溟阔,宫殿森罗紫极高。

几代云孙接仙李,千年王母醉蟠桃。

诗成便欲还山去,犹待君王赐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