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庐山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

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

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

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与僧侣修行的境遇,充满了禅意与哲思。首联“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以简寂观和归宗寺的饮食为引,暗示修行之路的甘苦自知,甜苦并存。接着“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两句,庐山的面貌清晰可见,而僧人的心性却在迷雾之中,形成一种对比,引人深思。

“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描绘了庐山秋季的景象,落叶与猿啼,既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蕴含着生命的无常与禅宗的空寂思想。“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则表达了对禅学追求的深刻理解,指出真正的禅悟并非外在的追寻,而是内心的领悟,即便是遍寻十万流沙,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只有在内心深处才能找到禅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庐山的自然景观与僧侣的修行经历,探讨了禅宗的智慧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澄灵散圣山居偈如宝藏主求和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是几年。

佛祖位中休著脚,凡愚社里且随肩。

三间屋子藏山坞,万树松花照石泉。

旷大劫来无改变,阿难依旧世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古木赠荣藏主

天地未分时,槎牙第一枝。

阎浮虽有树,争奈结根迟。

几回经寒几回热,柯似青铜叶如铁。

挺立何愁动地风,高标可怕连山雪。

楩楠杞梓总凡材,莫不皆从尺寸栽。

不是千年万年物,转头便化为尘埃。

形式: 古风

送吾禅人

古藤横瘦肩,两屦踏残雪。

阳乌啼未休,春山若为别。

䑃胧睡眼何处开,应向前途指明月。

形式: 古风

初祖

三周寒暑汎重溟,遇著萧家有发僧。

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