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古木”为主题,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其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开篇“天地未分时,槎牙第一枝”,以天地未形成之时,这棵树便已独立生长,展现出其古老与独特。接着“阎浮虽有树,争奈结根迟”,对比了其他树木,强调此树生长缓慢,却依然坚韧不拔。
“几回经寒几回热,柯似青铜叶如铁”,描述了古木在严寒酷暑中依旧保持坚韧的形态,铜柯铁叶象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紧接着“挺立何愁动地风,高标可怕连山雪”,进一步赞美古木不畏艰难险阻,即使面对狂风和积雪,也能屹立不倒,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
后两句“楩楠杞梓总凡材,莫不皆从尺寸栽。不是千年万年物,转头便化为尘埃”,通过对比名贵木材,强调古木并非天生贵重,而是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才得以成为不朽的存在。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尘土,唯有坚韧与高尚的精神才能超越时间的限制,永存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古木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伟大与神奇,更寄寓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