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园中所有十首(其九)双柏

南园地性恶,双柏不得长。

蓬麻春始生,今已满一丈。

柏生嗟几年,失意自悽怆。

有子压枝低,已老非少壮。

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

两既无所尤,高枝几时放。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园的土地特性不好,双柏难以生长。
春天蓬麻开始发芽,如今已有一丈高。
柏树生长了多少年,心中失意倍感凄凉。
枝头有子压弯了腰,柏树已经老去不再年轻。
柏树的不幸更显得冤枉,这片土地也许也有问题。
既然两者都有过错,何时才能让它们的枝条高高扬起?

注释

南园:指特定的园林。
恶:恶劣,不适宜。
双柏:两棵柏树。
得:能够。
蓬麻:野生植物。
生:生长。
满一丈:长到一丈高。
柏生:柏树生长。
嗟:叹息。
失意:不如意。
自悽怆:内心悲伤。
子:果实。
压枝低:枝条被压低。
已老:已经老去。
非少壮:不再是年轻的时候。
尤柏:柏树的不幸。
尤地:这片土地的过错。
恐妄:恐怕是错误的。
两既无所尤:两者都有问题。
高枝:高高的枝条。
放:伸展,放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赋园中所有十首(其九)双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园中生长的双柏树遭遇困境的情况。园地特性不良,不适合双柏的生长,它们无法像蓬麻那样迅速茂盛,春天刚发芽时只有尺许,但如今已经长到一丈之高。诗人感叹柏树生长缓慢,岁月流逝,它们失去了青春活力,显得老态龙钟。

柏树的枝条被沉重的果实压低,显示出它们年岁已大,不再是年轻力壮之时。诗人对柏树的遭遇表达了同情,认为柏树生长的环境和条件都是不公的,同时也质疑园地是否真的适合它们。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既然环境和自身都无过错,那么何时才能让这些柏树得以舒展在高枝之上呢?

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双柏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长空间的向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赋园中所有十首(其十)葵花

葵花开已阑,结子压枝重。

长条困风雨,倒卧枕丘垄。

忆初始放花,岌岌旌节耸。

得时能几时,狼籍成荒冗。

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

未忍焚枯茎,积叠墙角拥。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

北潭杨柳强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君家东南风气清,谪官河壖不称情。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

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

楼上骚人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形式: 古风

遗老斋南一柏双干昔岁坐堂上仅可见也今出屋已尺馀偶赋

翠柏擢双干,冉冉出屋危。

柏长虽云喜,我老亦可知。

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

门闲断来客,相对不相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十二)

巢由老箕山,遁世聊可耳。

临流愧尧舜,又甚陈仲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