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隐君

大路回且长,昆仑杳殊域。

重华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变纷相乘,民劳日以亟。

积霖生涂潦,真宰久旷职。

饥溺如当平,敢云一士力。

其咨呼仁人,孰是益与稷。

邈彼孙登游,高踪众莫识。

苍蝇闻凤哕,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细儒工外饰。

遵时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汉恩,蕨薇荷周德。

赠予惟此语,三叹奉嘉则。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对孙隐君的回答,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对贤人君子的期待。诗中提到的大路漫长,象征着世事艰难,昆仑遥远,寓意贤人难寻。诗人感叹像重华这样的圣君已无法再现,人间的治理陷入困境。他批评世事变化无常,百姓日益疲惫,连上天的主宰似乎也疏于职守,导致洪水泛滥,人民饱受饥饿和困苦。

诗人呼唤仁人君子,希望他们能像稷一样为民造福,但他深知个人力量有限,只能寄希望于有识之士。他对孙隐君的高尚品行表示赞赏,提到孙登的超然出世,如同芝草歌颂汉朝的恩德,蕨薇象征周朝的美德。最后,诗人将这些深意化为三次感叹,表达对孙隐君的敬意和对理想道德的坚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51)

李因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

高皇养士三百秋,卫帅食恩等通侯。

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

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

赤帜无色鼓声死,婴城惟有崔将军。

将军开国世家子,轻裘缓带谈经史。

吹篪时过大司农,北斗西豪俱在此。

昭阳之冬月无阳,野斗豺虎色玄黄。

决眦不知有锋刃,疾呼白日生冰霜。

臣矢已穷力战久,侧身誓天不相负。

已拚先溅侍中血,宁料如生元帅首。

纷纷侍卫尽同朝,今何蕤萎昔何骄!

朝行出攻暮不返,岁寒松柏乃后凋。

后来传疑未传信,壶祠蠋墓无人问。

长留遗像天地间,勇者成仁懦者奋。

形式: 古风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

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

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

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纪别三章(其一)

置酒岁云暮,北堂淡寒晖。

饥乌相与鸣,朔风厉重闱。

老母闵游子,欲言先歔欷。

不问何日行,先问何时归。

遥遥计往路,历历询征衣。

禔身慎自防,兼量寒与饥。

长跪闻母言,铭心毋敢违。

病妻勉下床,相视首蓬飞。

谓我当行迈,有泪且勿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纪别三章(其二)

弟从母侧来,再拜投一斝。

征驹鸣前庭,担负已出野。

仆夫前致辞,冉冉西日下。

要当慷慨去,不觉泪如泻。

兄言勤门户,弟言慎车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