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其二)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长安离别的日子,春风已经早早吹过
如今我来到岭外,却正值秋天白露降临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别日:离别的日子。
春风:温暖的春天之风。
早:早早地。
岭外:指远离长安的地方,可能指岭南地区。
今来:现在来到。
白露:秋季的露水,象征着季节变化。
淮南:泛指江南地区。
木叶: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凋零。
摇落:树叶飘落。
更堪愁:更增添忧愁。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在这里,“长安”指的是唐朝的都城,即现在的西安,是诗人离开却难以忘怀的地方。“别日”意味着离别之时,而“春风早”则是描绘那时节的温暖与生机。"岭外今来白露秋"则表达了诗人目前所处之地,已是秋天,白露滋润,这种景象与长安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这两句诗继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莫道淮南悲木叶"中的“淮南”是指历史上的一些文人墨客常以之作为怀念故乡的代名词,"悲木叶"则形容那些因为秋风而凋零的树叶,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不闻摇落更堪愁"表达了诗人对家书的渴望,如果连这凋零的树叶声都不能听到,更是增添了离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传递了一种怀旧与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

青莎满地无三径,白发缘头忝四人。

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

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惭未退身。

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沈醉洛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扬州郭

菊芳沙渚残花少,柳过秋风坠叶疏。

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

畏冲生客呼童仆,欲指潮痕问里闾。

非为掩身羞白发,自缘多病喜肩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开元寺

十层花宇真毫相,数仞峰峦閟月扉。

攒立宝山中色界,散周香海小轮围。

坐隅咫尺窥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难保尔形终不转,莫令偷拂六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忆万岁楼望金山

楼高雉堞千师垒,峰拔惊波万壑攒。

山绝地维消虎踞,水浮天险尚龙盘。

蜃嘘云拱飞江岛,鳌喷仙岩隔海澜。

长对碧波临古渡,几经风月与悲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