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越人.题余氏女子绣西子浣纱图,同程村、阮亭作

擘仙丝,写美矉,依然南国娉婷。

石畔浣纱今在否,溪流犹为人清。

兴亡吴越眉颦上。鸱夷枉铸遗像。

日暮百花洲下路,珊珊步屧馀响。

形式: 词牌: 思越人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绣制西施浣纱图的情景,充满了对古代江南女子美丽与智慧的赞美。词中运用了“擘仙丝”、“写美矉”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绣制时的专注与技艺之高超。通过“石畔浣纱今在否”这一问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也暗示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溪流犹为人清”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纯净,也暗喻了女子心灵的纯净与美好。

“兴亡吴越眉颦上”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兴衰与女子的愁绪联系起来,体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而“鸱夷枉铸遗像”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物被误解或遗忘的惋惜之情。最后,“日暮百花洲下路,珊珊步屧馀响”两句,以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女子轻盈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洲上回荡,余音袅袅,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一幅绣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自然与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美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醉花阴.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花影枝枝摇午昼。桂炷销狮兽。

愁病怯登高,几阵西风,吹得罗裳透。

阑干星月三更后。玉露沾香袖。

心事寄谁行,约略腰身,转觉秋来瘦。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怨王孙.春暮和李易安同阮亭(其一)

春阴晼晚。蔷薇庭院。谢女楼空,秦娥梦断。

倩柳色把情传。结缠绵。当初小喜将人惹。还抛舍。

煞是无赖也。别来又过寒食,几树横斜。断肠花。

形式: 词牌: 河传

怨王孙.春暮和李易安同阮亭(其二)

银箭声悄。金屏思恼。香梦和云,流莺弄晓。

一树树海棠红。不禁风。风狂雨骤伤心处。花落去。

秾艳空辜负。登楼一望天际,目尽南云。镇思君。

形式: 词牌: 河传

双调望江南.初见

初见处,记得在东皋。

曾与酒人司白堕,便从仙籍识青腰。颜色为谁娇。

行酒罢,灭烛更相邀。

并体花间刚恰好,凌波一捻已魂销。何况是今宵。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