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初见

初见处,记得在东皋。

曾与酒人司白堕,便从仙籍识青腰。颜色为谁娇。

行酒罢,灭烛更相邀。

并体花间刚恰好,凌波一捻已魂销。何况是今宵。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双调望江南·初见》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段初遇的美好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情感与场景的氛围融合得恰到好处。

“初见处,记得在东皋”,开篇即点明了相遇的地点——东皋,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暗示了两人相遇的环境清新脱俗。“记得”二字,透露出词人对这段记忆的珍视和怀念。

“曾与酒人司白堕,便从仙籍识青腰”,这里运用了典故,以“白堕”和“青腰”分别指代美酒和美人,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相遇对象的赞美。通过“曾与”和“便从”两个词语,展现了两人之间情感的迅速升温。

“颜色为谁娇”,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对相遇对象的倾慕之情,将对方的美丽形容为“娇”,不仅描绘了外貌之美,也暗含了内心之柔情。

“行酒罢,灭烛更相邀”,描述了两人在饮酒之后,熄灭灯火,继续相会的情景。这一细节体现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和私密,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并体花间刚恰好,凌波一捻已魂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人相会时的亲密无间,仿佛置身于花丛之中,和谐而美妙。其中,“凌波一捻”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女子轻盈的姿态,以及两人情感交流的微妙与深刻。

“何况是今宵”,结尾一句,词人借“今宵”表达对当前时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于初遇的美好画面,展现了词人对这段经历的深情回忆和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戏赠闺人

生计漫匆匆。卖赋临邛。黄金先为贳新丰。

伊唱吴趋侬起舞,激楚回风。此处不留侬。

甚处留侬。小朱慵粉若为容。

一事与卿权领取,酒诰花封。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代答

晓起弄妆慵。笑指吴佣。白衣夫婿白头侬。

今日海裳花下饮,端与谁同。云雨楚天重。

谁系郎踪。任伊梦遍十三峰。

解识近来勤入道,懒向花丛。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怀归

漏永夜如年。拨尽炉烟。乍晴又雨晚秋天。

切切暗虫窗外语,欲断还连。寒色透重绵。

若个周旋。自家将息自家怜。

何日归来相诉也,月下星前。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客窗夜雨

寒雨太连绵。一抹江天。广陵钟断夜无眠。

何事秋声吹不了,长打窗前。酒后转凄然。

著处堪怜。故乡只在睡乡边。

好嘱梦儿归去也,片刻团圆。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