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三言五首(其四)悦曲池

北山兮黛柏。南江兮赪石。赪峰兮若虹。

黛树兮如昼。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桐之叶兮蔽日。

桂之枝兮刺天。百谷多兮泻乱波。

杂涧饶兮鹜丛泉。竟长洲兮匝东岛。

萦曲屿兮绕西山。山峦岏兮水环合。

水环合兮石重沓。林中电兮雨冥冥。

江上风兮木飒飒。盟清冷兮适潺湲。

白云起兮吊石莲。客子思兮心断绝。

心断绝兮愁无闲。步东池兮夜未艾。

卧西窗兮月向山。引一息于魂内。扰百绪于眼前。

意春兰与秋若。愿不绝于江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和哲思。开篇“北山兮黛柏。南江兮赪石。”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的意境,北山的黛柏与南江的赪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

接下来的“赪峰兮若虹。黛树兮如昼。”通过赪峰如虹、黛树如昼的形象,强调了山水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则是通过时间的变换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暮云如织、朝霞如绵,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变化。

“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景的迷人之处,千尺的朝霞柔和绵长,而青气的往来则显得灵动活泼。

“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通过对植物的描写,突出了它们与日月、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强大和旺盛。

“百谷多兮泻乱波。杂涧饶兮鹜丛泉。”则是对山水间流动之水的描绘,百谷的溪流奔腾不息,杂涧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竟长洲兮匝东岛。萦曲屿兮绕西山。”通过对地形的描写,勾勒出一幅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景观图画。

“山峦岏兮水环合。水环合兮石重沓。”则是对山水相依的美妙境界的描绘,山峦与溪流之间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林中电兮雨冥冥。江上风兮木飒飒。”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同电闪雷鸣的雨声和江上的风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盟清冷兮适潺湲。”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安慰之所。

接下来的“白云起兮吊石莲。客子思兮心断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心中的思绪如同白云缭绕,不可触摸。

“心断绝兮愁无闲。步东池兮夜未艾。”诗人在自然中漫步,内心却充满了离别之愁,无从排遣。

“卧西窗兮月向山。”则是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望着西窗外的明月和远山,心中的思绪万千。

“引一息于魂内。扰百绪于眼前。”诗人试图从自然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绊却常在眼前萦绕。

最后,“意春兰与秋若。愿不绝于江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希望,即使是在季节更迭中,也愿这份美感永存心间,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这一愿望,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云霞、树木、溪流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是一篇境界开阔、情感真挚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杂三言五首(其五)爱远山

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逮绀草之可结。

及朱华之未晚。緤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

临星朏兮树暗。看日烁兮霞浅。浅霞兮驳云。

一合兮一分。映壑兮为饰。缀涧兮成文。

碧色兮婉转。丹秀兮芬蒀。深林寂以窈窈。

上猿狖之所群。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

枫岫兮筠岭。兰畹兮芝田。紫蒲兮光水。

红荷兮艳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

愿山与川之可涉。若溘死于汀潭。哀时命而自惬。

形式: 古风

杂三言五首(其三)镜论语

巡青史之残诰。览朱管之遗册。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世艰险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论精兮汴泗。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可黄何之壮思。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意恬怅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

宁踸踔于马兰。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石红青兮百叠。

山浓淡兮万重。日下兮□□。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嘉石门之埋名。怜柳子之沈道。

书吴伯于衣袖。镂颜子于心抱。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与上灵。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形式: 古风

杂体诗三十首(其七)王侍中粲怀德

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

崤函荡丘墟,冀阙缅纵横。

倚棹泛泾渭,日暮山河清。

蟋蟀依素野,严风吹枯茎。

鹳鹢在幽草,客子泪己零。

去乡三十载,幸遭天下平。

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侍宴出河曲,飞盖游邺城。

朝露竟几何,忽如水上萍。

君子笃恩义,柯叶终不倾。

福履既所绥,千载垂令名。

形式: 古风

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六)王徵君微养疾

窈蔼潇湘空,翠涧澹无滋。

寂历百草晦,欻吸鹍鸡悲。

清阴往来远,月华散前墀。

炼药瞩虚幌,汎瑟卧遥帷。

水碧验未黩,金膏灵讵缁。

北渚有帝子,荡漾不可期。

怅然山中暮,怀疴属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