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堂

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

种德何所期,乃在方寸心。

勿谓寸心小,生意无古今。

勿谓萌蘖微,拱把可十寻。

柯叶日以茂,根本日以深。

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

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种德堂》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通过“种竹”、“种松”的比喻,引申出“种德”的主题,寓意深远。

诗中首先提到“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以竹与松的生长比喻道德修养的过程,期待其最终能如同竹林与松荫一样,成为一片茂盛的景象。接着,“种德何所期,乃在方寸心”点明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在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勿谓寸心小,生意无古今”一句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永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心的修养都是不变的主题。“勿谓萌蘖微,拱把可十寻”则以植物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象征着道德修养的积累与成长,即使开始时微不足道,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也能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柯叶日以茂,根本日以深”描绘了道德修养不断壮大、根基稳固的景象,而“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则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担忧,提醒人们要保护好内心的道德森林,防止被外界的诱惑侵蚀。

最后,“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自警,以此作为内心的道德准则,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道德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种德堂》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深刻地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力量与价值,是一首富有哲理与启示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竹轩

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

耳馀亦搆隙,寄䘵良可知。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

择交逮草木,此意诚足悲。

管鲍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形式: 古风

如在堂

奉亲有高堂,堂无百岁亲。

思亲有孝子,子无百年身。

亲去日已远,我心谅如存。

入室想音容,謦欬如有闻。

岂惟严烝尝,甘旨方具陈。

皦皦心目间,膝下奉晨昏。

我身良有尽,我心浩无垠。

百年岂不长,子后亦有孙。

所愧为人子,莫报罔极恩。

载歌蓼莪篇,此恨终乾坤。

形式: 古风

兰雪轩

猗猗谢庭兰,玉立美无度。

托根已得所,况复依琼树。

天寒霜雪繁,祇恐岁年暮。

春风不披拂,何由觌情素。

所愿晞春阳,时时承湛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并蒂二色菊

秋林已凋谢,晚菊忽献奇。

烨烨霜中英,一干各异姿。

初疑金玉蝶,骈栖瑶树枝。

又疑道家术,变幻之所为。

我闻菊禀性,真正恒自持。

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

容色信可易,本根谅难移。

所以古君子,坚白无磷缁。

草木非所怜,永为时世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