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其二)

空山中夜子规啼,病怯馀寒觅故衣。

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岐路不如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空山中听到杜鹃鸟啼叫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空山中夜子规啼”,以“空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辽阔的背景,夜晚的寂静与杜鹃鸟的啼叫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杜鹃鸟的啼叫,往往被视为离别或思乡的象征,此处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次句“病怯馀寒觅故衣”,诗人因病而感到寒冷,渴望穿上温暖的衣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身体的不适,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温暖、安全环境的渴望,以及对家乡的怀念。通过“觅故衣”这一动作,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后两句“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岐路不如归”,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对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这里的“明时”可能指政治清明的时代,但诗人认为即使在这样的时代,自己也无法真正留恋,因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促使他渴望回到熟悉的故乡。最后一句“久知岐路不如归”直抒胸臆,强调了回归故乡的迫切性,岐路即歧途,比喻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与“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空山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其三)

空山后夜子规号,斗转星移月尚高。

梦里不知归未得,已驱黄犊度寒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寄云谷瑞泉庵主

忆昔诛茅日,山房我自名。

风埃犹俗累,烟雨负岩耕。

多谢空门侣,能同物外情。

肯来分半壑,聊尔度平生。

少待清秋日,闲寻远岳盟。

不知谁是客,一笑绝尘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

长官定笑归来晚,中允应嫌去却回。

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还俗做官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屡游庐阜欲赋一篇而不能就六月中休董役卧龙偶成此诗

登车闽岭徼,息驾康山阳。

康山高不极,连峰郁苍苍。

金轮西嵯峨,五老东昂藏。

想象仙圣集,似闻笙鹤翔。

林谷下凄迷,云关杳相望。

千岩虽竞秀,二胜终莫量。

仰瞻银河翻,俯看交龙骧。

长吟谪仙句,和以玉局章。

畴昔劳梦思,兹今幸徜徉。

尚恨忝符竹,未惬栖云房。

已寻两峰间,结屋依阳冈。

上有飞瀑驶,下有清流长。

循名协心期,吊古增悲凉。

壮齿乏奇节,颓年矧昏荒。

誓将尘土踪,暂寄云水乡。

封章傥从欲,归哉澡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