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游庐阜欲赋一篇而不能就六月中休董役卧龙偶成此诗

登车闽岭徼,息驾康山阳。

康山高不极,连峰郁苍苍。

金轮西嵯峨,五老东昂藏。

想象仙圣集,似闻笙鹤翔。

林谷下凄迷,云关杳相望。

千岩虽竞秀,二胜终莫量。

仰瞻银河翻,俯看交龙骧。

长吟谪仙句,和以玉局章。

畴昔劳梦思,兹今幸徜徉。

尚恨忝符竹,未惬栖云房。

已寻两峰间,结屋依阳冈。

上有飞瀑驶,下有清流长。

循名协心期,吊古增悲凉。

壮齿乏奇节,颓年矧昏荒。

誓将尘土踪,暂寄云水乡。

封章傥从欲,归哉澡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多次游览庐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开篇“登车闽岭徼,息驾康山阳”以动态的行进引出对庐山的探访,随后“康山高不极,连峰郁苍苍”直接描绘了庐山的巍峨与苍翠。

接着,“金轮西嵯峨,五老东昂藏”运用比喻,将太阳比作金轮,生动地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壮观景象;“想象仙圣集,似闻笙鹤翔”则通过想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与神秘,“林谷下凄迷,云关杳相望”,山林与云雾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千岩虽竞秀,二胜终莫量”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叹,即使千岩竞秀,也无法衡量其美之深广。“仰瞻银河翻,俯看交龙骧”则以银河与龙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雄伟与壮丽。

“长吟谪仙句,和以玉局章”引用李白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感慨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畴昔劳梦思,兹今幸徜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想与现实相遇的喜悦与满足。

最后,“尚恨忝符竹,未惬栖云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融入自然,享受隐居生活的遗憾。“已寻两峰间,结屋依阳冈”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在庐山中寻找一处静谧之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的愿望。“上有飞瀑驶,下有清流长”描绘了庐山瀑布与溪流的美景,进一步强化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封章傥从欲,归哉澡沧浪”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洗涤心灵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

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祇今已是无心久,却怕山前荷篑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佥判教授二同寮星子令尹约周君段君同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赋诗得万字辄成十韵呈诸同游

抗尘几何时,猿鹤共悲怨。

岂知朱墨暇,乃适山水愿。

兹晨秋令初,休沐谨邦宪。

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

驾言北郭门,谢此旟隼建。

散目山崔嵬,纵辔路脩蔓。

凭栏快倒峡,跻壑困脱挽。

追攀林樾深,欢喜脚力健。

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

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和子澄白鹿之句

经旬不到鹿场阴,梦想飞驰不自禁。

幸有高轩同胜赏,何妨折屐共幽寻。

徘徊未厌诗书乐,感慨难忘忠孝心。

更对丰镌哦伐木,风泉云壑助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赋呈聊发一笑

长江西委输,汇泽东滉瀁。

中川屹孤屿,佛屋寄幽赏。

我来此何日,秋气欲萧爽。

共载得高俦,良晨岂孤往。

酒酣清啸发,浪涌初月上。

叠鼓唤归艎,陈迹真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