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编脩士明送游勾漏

粤台何高高,上列珠树林。

林深巢好鸟,当风振瑶音。

宫律中韶濩,清声谐商金。

合奏明堂响,裁作游仙吟。

歌来众山和,飘飘入云岑。

朝挹葛洪袖,暮披广成襟。

攀涉不觉苦,途迂岂惮寻。

自余抱夙尚,慨世多升沉。

不读壮游赋,安知故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黄编脩士明送其游历勾漏的回应,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粤台何高高”,以“粤”指广东,点出地理位置,以“高高”形容台地之高峻,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上列珠树林”,将台上的树木比作珍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树木的繁茂与美丽。

“林深巢好鸟,当风振瑶音”,进一步描绘了森林深处,好鸟栖息,微风吹过,鸟鸣如瑶琴之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宫律中韶濩,清声谐商金”,运用音乐术语,将鸟鸣之声比作宫廷乐曲中的韶濩,清雅和谐,与商金之音相呼应,展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合奏明堂响,裁作游仙吟”,想象着这些自然之声汇聚在一起,如同在明堂中演奏,又仿佛是游仙在吟唱,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歌来众山和,飘飘入云岑”,歌声传遍群山,仿佛与云雾融为一体,飘渺而悠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朝挹葛洪袖,暮披广成襟”,朝夕之间,仿佛能感受到葛洪与广成子这样的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风采,体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求。

“攀涉不觉苦,途迂岂惮寻”,即使路途遥远且艰辛,也无惧无畏,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与勇气。

“自余抱夙尚,慨世多升沉”,诗人自述怀抱对自然与人生的崇尚,感慨于世事的起伏不定,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读壮游赋,安知故人心”,最后以反问收尾,表达了诗人认为只有亲身经历壮游,才能真正理解古人的心境,强调了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先贤智慧的崇敬,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李烟客崔季默二子

黄鹄恣冲天,骏马志千里。

一去一回鸣,四顾悲俦侣。

神力岂不前,宁难铩其羽。

所怀在同声,去乡非吾美。

凛凛岁将徂,行役殊未已。

聚散固有常,株守徒为尔。

努力事前征,轮飙疾于驶。

诵我同心言,譬彼佩兰芷。

因风用寄音,在遐不忘迩。

形式: 古风

与子弘弟舟中对月

余今称独子,汝亦叹孤身。

江海同为客,风波愁杀人。

岂无朋旧好,不似弟兄亲。

把酒对寒月,翻忆故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西南驿闻琵琶

入夜舟维浦,寒霜月印潭。

人家连水树,驿路过西南。

故国看渐远,前途殊未谙。

稍闻江上怨,别泪湿青衫。

形式: 五言律诗

度羚羊峡

十年三度过羚羊,不听猿啼也断肠。

峡水无波舟楫稳,片帆明月度潇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