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二首(其一)

力侔龙象或难堪,唇比仙人亦未惭。

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力量如同龙象或许难以承受,嘴唇比起仙人也毫不逊色。
面对道路长声鸣叫蕴含深意,盘山门徒长久以来一同参悟。

注释

力侔:力量相当。
龙象:比喻非常强大的力量。
唇比:比较嘴唇。
仙人:神话中的高人。
惭:感到羞愧。
临路:面临道路。
长鸣:大声鸣叫。
真意:深层的含义或情感。
盘山弟子:指某个学派或团体的成员。
久同参:长久以来一起参悟、学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驴二首(其一)》。诗中“力侔龙象或难堪”表现了作者对驴坚韧不拔特性的赞赏,而“唇比仙人亦未惭”则通过比喻手法,将驴的嘴唇比作仙人的洁净,表达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的“临路长鸣有真意”描绘了驴在路边悠扬地叫唤,表现出它有一种真挚的情感流露。而最后,“盘山弟子久同参”则暗示诗人以盘龙山的弟子自居,与驴共同经历长时间的磨难与考验。

从整首诗来看,王安石通过对驴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寓意深刻。驴在古代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忍耐等品格,这里则更多地融入了超脱尘世的哲思,显示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语言质朴,意境淡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京城

三年衣上禁城尘,抚事怊然愧古人。

明月沧波秋万顷,扁舟长寄梦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净相寺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曾遭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卧闻

卧闻黄栗留,起见白符鸠。

坐引鱼儿戏,行将鹿女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和文淑

天梯云栈蜀山岑,下视嘉陵水万寻。

我得一舟江上去,恐君东望亦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