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

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

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山中常见到月亮,却比不上与你同游的时光。
水面上的月影似乎带着几分缺失,我偏爱它迟迟不肯从树梢落下。
乌鸦惊飞,像是在迎接尊贵的宾客,人们吟诵着鲍照的诗句。
长夜里我在南桥上凝望,徘徊不前,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注释

山中:指山区或山间。
常见月:经常能看到月亮。
不及:比不上。
共游时:一起游玩的时候。
水上:指水面之上。
恐将缺:担心月亮会变得不圆满,这里比喻有所遗憾。
林端:树林的顶端。
爱落迟:喜欢月亮慢慢沉落的样子,表达了留恋之情。
乌惊:乌鸦被惊起。
宪府客:指有身份的客人,可能特指诗人自己或其他文人。
人咏:人们吟诵。
鲍家诗:指鲍照的诗,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永夜:漫长的夜晚。
南桥:地名或泛指桥梁的南端。
裴回:即徘徊,来回走动,表现出犹豫不决或不舍的心情。
若有期:好像在等待某个约定或期望的事情发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开篇“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表达了诗人平日在山中频繁见到的明月,与之相比,曾与友人共同赏月的时刻却弥足珍贵。接下来的“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则透露出诗人对月亮即将隐去的担忧,以及对其在树梢上恋恋不舍的欣赏。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一句中,“乌惊宪府客”可能指的是夜晚乌鸦啼叫声惊扰了寂静的官府,而“人咏鲍家诗”则表明人们仍在吟诵着鲍家的诗篇,显示出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对前代诗人的尊崇。

最后,“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则是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于南桥上凝视月亮,期待着类似裴回那样的会面,如同有约定一般。这里的“裴回”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或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相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相遇的期待。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

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

久离惊貌长,多难喜身全。

比信尚书重,如威太守怜。

满庭看玉树,更有一枝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酬李员外使君嘉祐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