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
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
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开篇“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表达了诗人平日在山中频繁见到的明月,与之相比,曾与友人共同赏月的时刻却弥足珍贵。接下来的“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则透露出诗人对月亮即将隐去的担忧,以及对其在树梢上恋恋不舍的欣赏。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一句中,“乌惊宪府客”可能指的是夜晚乌鸦啼叫声惊扰了寂静的官府,而“人咏鲍家诗”则表明人们仍在吟诵着鲍家的诗篇,显示出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对前代诗人的尊崇。
最后,“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则是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于南桥上凝视月亮,期待着类似裴回那样的会面,如同有约定一般。这里的“裴回”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或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相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相遇的期待。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
久离惊貌长,多难喜身全。
比信尚书重,如威太守怜。
满庭看玉树,更有一枝连。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