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李员外使君嘉祐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往年为官未曾相识,如今休假才开始亲近。
搬家到水边小巷因贫穷而寻求宁静,栽种柳树倚窗欲抢先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诗的灵感先邀请了朝廷的同僚,山野的情趣还想寻访白楼中的友人。
登高望远愿作云雾间的伴侣,高尚的情操在于方袍和尚与儒者的头巾之间。

注释

昔岁:往年。
为邦:担任官职。
初未识:起初不认识。
今朝:如今。
休沐:休假。
始相亲:开始变得亲近。
移家:搬家。
水巷:水边的小巷。
贫依静:因贫穷而选择安静的地方居住。
种柳:栽种柳树。
风窗:窗户,此处指柳树靠近窗户。
欲占春:希望抢先享受到春天的美好。
诗思:作诗的灵感。
先邀:首先邀请。
乌府客:指朝廷官员,因古代官服多为黑色。
山情:对山林自然的喜爱之情。
还访:还想访问。
白楼人:住在白楼中的友人,可能指隐士或文人。
登临:登高望远。
许作:愿意成为。
烟霞伴:云雾间的伴侣,比喻超脱世俗的朋友。
高在:高尚存在于。
方袍:和尚的袍服,代指僧人。
间幅巾:儒者的头巾,代指儒生,表示儒道两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变化。"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表达了过去不曾了解彼此,而如今在安逸的时光中开始了深入的交往。"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则写出了诗人搬家到一个靠近水边的幽静地方,虽然生活贫简,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同种植柳树一样,希望能把春天的美丽占为己有。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交流,他首先以诗意邀请友人,然后又去拜访山中白楼的人。这里体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向往。

最后两句"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他愿意成为那烟霞中的伴侣,而不再是尘世间的凡人。

整首诗通过平和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

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

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

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奉酬颜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荅焉

州西柳家寺,禅舍隐人间。

證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履声知客贵,云影悟身闲。

彦会前贤事,方今可得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

不因居佛里,无事得相逢。

名重朝端望,身高俗外踪。

机闲看净水,境寂听疏钟。

宣室恩长在,知君志未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日月人间短,何时此得仙。

古山春已尽,遗渚事空传。

不见腾云驾,徒临洗药泉。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