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望南山

晨兴望南山,不见南山根。

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复繁。

铜瓶取井水,已至尚馀温。

天风一吹拂,的皪成玙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早晨起来眺望南山,却看不见南山的山脚。
草木的尖端都挂满了露珠,弯曲的树枝显得格外繁茂。
用铜瓶汲取井水,水还带着余温。
一阵风吹过,水光闪烁,仿佛美玉般晶莹剔透。

注释

晨兴:早晨起来。
南山:指代南方的高山。
根:山脚。
颠顶:植物顶端。
樛枝:向下弯曲的树枝。
空复繁:空旷而繁多。
铜瓶:古代盛水的容器。
井水:从井中打来的水。
馀温:残留的热度。
天风:自然界的风。
的皪:形容光亮的样子。
玙璠:古代美玉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望向南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悟。开篇“晨兴望南山,不见南山根”,表现了诗人在晨光中仰望南山,却因雾气或其他原因无法窥见山根的景象,既有远眺不明之感,也隐含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接着“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复繁”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早晨湿润的自然环境。露水如珠,覆盖在草木之上,而那些细小的枝条虽无花果,却仍旧显得繁茂,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对露水和枝叶的刻画,增添了一份清新脱俗之感。

“铜瓶取井水,已至尚馀温”则是诗人日常生活的一角。早晨提起铜制水瓶从井中汲水,可见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水还保有夜间的温度,这里体现了诗人的细心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留意。

最后,“天风一吹拂,的皪成玙璠”写的是微风轻拂过露水,顿时露珠闪耀如同珍珠一般。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中风与露珠互动的描绘,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晨的凉爽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静谧、自然而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梦张剑州

万里怜君蜀道归,相逢似喜语还悲。

江淮别业依前处,日月新阡卜几时。

自说曲阿犹未稳,即寻湓水去犹疑。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欲归

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阴。

塞垣春错莫,行路老侵寻。

绿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欲往净因寄泾州韩持国

紫荆山下物华新,只与都城共一春。

令节想君携绿酒,故情怜我踏黄尘。

泔鱼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末路身。

欲寄微言书不尽,试寻僧阁望西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风阁

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

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

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

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