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仪凤

水国迎凉暑气消,思清吟啸语雄豪。

远如海树黄云晓,健比秋风白浪高。

酬答愧无明月佩,纵横争及解牛刀。

和诗送别昭亭路,何似金銮夺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水乡中暑气消退,清爽的心境吟啸出豪情。
远方的树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秋天的劲风吹过白浪般高洁。
遗憾的是,我无法拿出如同明月般的才华为答谢,纵横文墨也无法比得上庖丁解牛的技艺。
我以诗歌为朋友送别,在昭亭路上,这怎能比得上在金銮殿上赢得华丽的锦袍呢?

注释

水国:水乡。
迎:迎接。
凉暑气:暑气。
消:消退。
思清:心境清爽。
吟啸:吟咏啸歌。
语雄豪:豪放的话语。
远如:像远方的。
海树:海边的树木。
黄云晓:早晨的黄云。
健比:比作。
秋风:秋天的风。
白浪高:白浪般高洁。
酬答:答谢。
愧无:遗憾没有。
明月佩:明月般的才华。
纵横:纵横文墨。
争及:比得上。
解牛刀:庖丁解牛的技艺。
和诗:和诗。
送别:送别。
昭亭路:昭亭路。
何似:怎能比得上。
金銮:金銮殿。
夺锦袍:赢得华丽的锦袍。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田锡所作,名为《和安仪凤》。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迎接凉爽的微风,以此消解暑气。"思清吟啸语雄豪"一句表达了诗人心中所思,是一种清新脱俗、雄浑豪迈的情怀。接着,"远如海树黄云晓"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远处的海边树木在朝霞中显得金黄色彩,而"健比秋风白浪高"则以秋风和波涛相比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感受。

"酬答愧无明月佩"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酬答之情,但又感到自己手中没有珍贵的礼物,如同缺少了那象征纯洁高洁的明月佩。"纵横争及解牛刀"则是用古代豪杰解牛之刀来比喻自己的文笔或才华,虽有所长,但在面对友人的盛情时,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和诗送别昭亭路,何似金銮夺锦袍"则是在朋友分别时的场景中,用诗来表达离别之情。这里的"昭亭路"可能是送别的地方,而"何似金銮夺锦袍"则是用来形容诗句中的意境,如同金光闪耀、华丽奪目的锦袍一般,既美妙又令人难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豪迈,也体现出了田锡作为宋代词人的一贯风格。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和朱玄进士对雪

风回玉宇拂窗栏,欲晚层城科峭寒。

含月有光吟不尽,著烟无迹画方难。

江春南国兼梅落,塞腊西山向竹残。

何处多情偏入赏,狂随舞袖绕杯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宋太玄腊日

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

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

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

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府解后有诏旨权停贡举因成长句寄太素兼简韩丕茂才

一名倜傥动皇州,寄应王门作解头。

将领风骚推李杜,较量英勇让曹刘。

春闱有诏俄中辍,秋赋随时亦暂休。

金殿制科思取应,远飞章句问嘉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促织

西风袅袅欲昏黄,草木萧萧绿翅凉。

闇傍远灯催络纬,独经遥夜伴啼螀。

露濡虫纲丝潜断,月照澄江练有光。

几处疏砧红叶寺,谁怜弄杼不成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