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玄进士对雪

风回玉宇拂窗栏,欲晚层城科峭寒。

含月有光吟不尽,著烟无迹画方难。

江春南国兼梅落,塞腊西山向竹残。

何处多情偏入赏,狂随舞袖绕杯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清风吹过如玉的宫殿,拂过窗栏,傍晚时分,高楼的层层寒意更显深重。
月光含蓄,诗篇吟咏不尽,烟雾缭绕中难以描绘出清晰的画卷。
江南的春天,梅花凋零,西山的冬季,竹林也显得稀疏。
哪里的情怀特别浓厚,偏偏在这样的时刻欣赏,随着舞袖的飘动,围绕着酒杯和宴席。

注释

玉宇:形容宫殿华美如玉。
层城:高楼大厦,这里指城市。
峭寒:寒冷刺骨。
吟不尽:无法完全表达的诗意。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春雪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风回玉宇拂窗栏"一句,用“玉宇”指代天空,形象地表达了春日温暖之风轻拂过窗棂的情景。"欲晚层城科峭寒"则描绘出即将入夜时分,城墙上还残留着寒冷的雪迹。

接下来的两句“含月有光吟不尽,著烟无迹画方难”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无限赞叹和艺术创作的困难。"含月有光"象征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月光般的纯洁与明亮,而“吟不尽”则表达了这种美好不可穷尽的感觉。"著烟无迹画方难"一句,通过对比绘画的困难(“画方难”),强调了诗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艰辛。

再往后的两句“江春南国兼梅落,塞腊西山向竹残”描绘了一幅南北对照的雪景图。"江春南国兼梅落"写出了南方春日梅花与雪花交织的温馨画面,而"塞腊西山向竹残"则展示了边塞西山之竹,在寒风中尚存留着残雪,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何处多情偏入赏,狂随舞袖绕杯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在欣赏自然美景时那份忘我的狂放。"何处多情"暗示诗人对这场雪景有着特别的情怀,而"偏入赏"则说明他对此情此境难以割舍。"狂随舞袖绕杯盘"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释放与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细腻的情趣。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和宋太玄腊日

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

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

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

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府解后有诏旨权停贡举因成长句寄太素兼简韩丕茂才

一名倜傥动皇州,寄应王门作解头。

将领风骚推李杜,较量英勇让曹刘。

春闱有诏俄中辍,秋赋随时亦暂休。

金殿制科思取应,远飞章句问嘉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促织

西风袅袅欲昏黄,草木萧萧绿翅凉。

闇傍远灯催络纬,独经遥夜伴啼螀。

露濡虫纲丝潜断,月照澄江练有光。

几处疏砧红叶寺,谁怜弄杼不成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幽居

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

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

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