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蠡泽王去微秀才见寄

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

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

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近在咫尺的文人墨客,难以面对面回应我的诗篇酬答。
我在烟雨中独自思念,只见一只孤雁落在水边洲头。
不知哪家小筑的花影婆娑,何处高楼传来悠扬笛声?
拄着竹杖吟诵完毕,我抓耳挠腮,独自久久停留。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风骚客:指有才华的文人。
面继酬:面对面回应诗文酬答。
相思:深深的思念。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汀洲:水边的平地。
花影:花的倒影或花丛。
坞:山中小屋或村落。
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
楼:高楼。
筇:竹杖。
朗吟:大声吟诵。
搔首:抓头,表示思考或不安。
迟留:逗留,迟迟不愿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思之情,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表达了诗人在异乡飘泊,不易找到知音的孤独感受。而"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烟雨和飞鸟来传达彼此间的情意长存。"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诗人在风景中寻找着友人的踪迹,似乎每一个美丽的场所都可能藏有对方的身影,每一曲悠扬的笛声都可能是对方发出的。

最后两句"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则展现了诗人在吟咏诗歌后,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惜不忍离去,只能独自搔首,沉浸于回忆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是一首抒发相思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依韵酬智谦上人见寄

性拙才非逸,同心友亦稀。

风昏秋病眼,霜湿夜吟衣。

莺谷期犹负,兰陔养不违。

吾师惠佳句,胜得楚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易秀才春日见寄

每恨多流落,吾徒不易亲。

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

小槛山当面,闲阶柳拂尘。

何时卜西上,明月桂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朐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台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饮兴共怜芳草岸,吟情同爱夕阳山。

露浓小径蛩声咽,月冷空庭竹影闲。

何事此时攀忆甚,与君俱是别乡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夏侯秀才春日见寄

绵蛮黄鸟不堪听,触目离愁怕酒醒。

云散碧山当晚槛,雨催青藓匝春庭。

寻芳懒向桃花坞,垂钓空思杜若汀。

昼梦不成吟有兴,挥毫书在枕边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