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详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綵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
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
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
永巷苔深户半开,床头书剑积尘埃。
最怜小槛疏篁晚,幽鸟双双何处来?
竹轩临水静无尘,别后凫鹥入梦频。
杜若菰蒲烟雨歇,一溪春色属何人。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
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启鉴悠悠两鬓苍,病来心绪易凄凉。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