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忆钱塘》由唐代诗人李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钱塘(杭州)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钱塘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
首联“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诗人回忆起过去东行游历,那时年华未老,乘着木兰舟渡过江面,留下了一段青春的足迹。这里不仅描绘了旅行的景象,也隐含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颔联“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进一步渲染了钱塘的壮丽景色。中秋之夜,千里江山被明月照亮,而半夜时分,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仿佛十万大军的号角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颈联“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钱塘人物的追忆。诗人想象着在桂花树下,有一位如玉的女子吟唱,她的声音如同冬日的雪花般纯净;同时,又有人在蓬莱仙岛般的环境中,苏丞轻盈的舞姿如同腰间的细带,轻盈飘逸。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了人物以诗意的形象,表达了对钱塘文化与风流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诗人最后回到现实,想象春天来临,江边的柳树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寺庙的石桥。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钱塘的深深眷恋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钱塘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愫和审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