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钱塘

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

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忆钱塘》由唐代诗人李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钱塘(杭州)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钱塘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

首联“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诗人回忆起过去东行游历,那时年华未老,乘着木兰舟渡过江面,留下了一段青春的足迹。这里不仅描绘了旅行的景象,也隐含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颔联“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进一步渲染了钱塘的壮丽景色。中秋之夜,千里江山被明月照亮,而半夜时分,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仿佛十万大军的号角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颈联“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钱塘人物的追忆。诗人想象着在桂花树下,有一位如玉的女子吟唱,她的声音如同冬日的雪花般纯净;同时,又有人在蓬莱仙岛般的环境中,苏丞轻盈的舞姿如同腰间的细带,轻盈飘逸。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了人物以诗意的形象,表达了对钱塘文化与风流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诗人最后回到现实,想象春天来临,江边的柳树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寺庙的石桥。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钱塘的深深眷恋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钱塘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愫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8)

李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遥知元九送王行周游越

江湖随月盈还宿,沙渚依潮断更连。

伍相庙中多白浪,越王台畔少晴烟。

低头绿草羞枚乘,刺眼红花笑杜鹃。

莫倚西施旧苔石,由来破国是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郡治楼望黄山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劝酒行

乐往难重得,老来岂自由。

婵娟过三五,珠翠成仇雠。

君不闻古曲,酒能消人忧。

何人更年少,君惜秉烛游。

莫閒金丝手,月在西南楼。

罗换歌妾袂,锦缠舞人头。

半醉月入怀,仰空笑牵牛。

那令酒生尘,虚见红貌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去东林寺诗

峰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

尘网分明知束缚,更须骑马别林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