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晚泊

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晚泊》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边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桃花渡口的景象与斜风细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扁舟孤系在渡口,仿佛是孤独的旅人在此短暂停泊,等待着未知的旅程。隔水人家的烟雾缭绕,远处山峰的苍翠与之相映成趣,钟声穿透寂静,带来一丝禅意。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不仅展现了声音的美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平静。诗人通过“青帘摇漾”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酒肆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温暖与慰藉。舟师询问是否要买酒,这一互动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透露出旅途中的温情。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这句诗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融为一体,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不变的美丽。诗人通过“徙倚孤篷堪兀坐”这一动作,展现了独自思考与冥想的状态,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似觉余寒欲嚏”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特有的微妙感受,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微妙捕捉。最后,“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自我调适,选择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王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发沁园春.陈晓江招集九山园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池塘水注。

斜露出、堤旁小浦。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请君借筋。

为天壤、王郎筹虑。

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一)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二)

山绕吾庐,且启烟扉,悠然远思。

看墙角花英,落成红雨,檐前柳叶,罥住青丝。

漫卷虾须,频来燕子,认得空梁旧垒飞。

伤心处,抚笔床茶灶,事事都非。春风不管芳菲。

任陌上香风著地吹。

更怨锁莺魂,声移庭院,梦迷蝶影,愁上罘罳。

弦冷蕉桐,香沈睡鸭,检点生涯几自疑。

朝来后,又门窥松鼠,野叫山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蝶恋花

柳眼啼烟花泣露,聚碧围红,扶得东风住。

一夜无情榆荚雨,天明和泪归南浦。

春去春来年几度,芳草迷空,遮断行人路。

莫遣飞花随絮舞,天涯漠漠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