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一)

踧踖披玉纶,铁木凭其身。

万族争耳目,哀呼彻高旻。

堪怪彼何为,涕泗一何真。

三代直道行,或者尝不泯。

念此感生平,介介以为珍。

虽无回天力,风化关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忠诚与正直的颂扬,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角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踧踖披玉纶,铁木凭其身”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忠诚者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坚持,如同披着玉石的勇士,即使面对铁木般的困难,也毫不动摇。

“万族争耳目,哀呼彻高旻”则展现了忠诚者的呼声在世间万物中回响,他们的声音穿透云霄,直达宇宙的深处,表达了忠诚者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堪怪彼何为,涕泗一何真”一句,诗人对忠诚者的行动感到惊讶,同时也对其真诚的情感表示敬佩,强调了忠诚者的行动和情感的真实性。

“三代直道行,或者尝不泯”提到古代的正直之道,暗示即便在历史长河中,正直的行为也不会被遗忘,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念此感生平,介介以为珍”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认为正直和忠诚是珍贵的品质,值得珍惜和传承。

最后,“虽无回天力,风化关其人”表明尽管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正直之人的行为可以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向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诚与正直的赞美,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角色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关切。

收录诗词(2)

程观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二)

夫子今行矣,鄙心胡能为。

㴞㴞江水逝,瞻望须臾时。

迢遥三千里,何由接清姿。

六月气如焚,械梏安可支。

恃有冰雪心,化作清风吹。

况乃精贯日,鬼神将涖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乙未正月十四日沈仲方过我留饮即步元韵

雪残当户虚生白,林际微明见远山。

月映中庭空似水,人如孤鹤老逾閒。

梅花入坐成三绝,画舫延光荡碧湾。

赢得夜深多况味,此情与子最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画赠禅友

四月莺啼绿扫天,兰香笋媆柳含烟。

竹风瑟瑟催微步,花气濛濛扑昼眠。

山出夏云昏欲雨,亭临秋水坐如船。

知君好事多幽胜,与尔相期共入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夜游虎丘

古寺藏林丘,乘兴夜登陟。

金虎有时销,爱此旧月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