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皆有死,先生死忠清。
故宅秭归江,前山熊绎城。
眷言怀此都,不比异姓卿。
六经变离骚,日月争光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题屈原庙》。诗中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与敬仰。屈原,作为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其生命虽终,但其忠诚与清白之魂永存人间。诗人在屈原的故居秭归江畔,遥望前山上的熊绎城,心中感慨万千,感叹屈原之伟大,非寻常异姓之臣可比。诗中提到“六经变离骚”,意指屈原的《离骚》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更在精神层面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化。最后,“日月争光明”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屈原精神如同日月般照亮历史长河,永不磨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对屈原高尚人格和伟大贡献的深情赞颂。
不详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晚日寒天过秭归,江山点点上愁眉。
况经宋玉悲秋处,不独秋悲冬亦悲。
大拽名何壮,孤峰势更巍。
拜恩罗吏卒,列炬照烟霏。
分阃来鱼复,怀乡过秭归。
石门观峡水,东注疾如飞。
制锦工夫早不同,至今人道寇巴东。
澶渊一段奇功业,可在孤舟野水中。
堂前双柏今何在,渡口孤舟依旧横。
不似公安插竹处,凛然容貌尚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