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曹嗣山总河三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曹嗣山的赞美,展现了其在治理黄河方面的卓越功绩与忠诚勤勉的精神。
首句“警水勤明主”,开篇即点明曹嗣山为君王警戒治水,体现了其对国家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接着,“匡时得上公”一句,进一步赞扬了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业从专钺久,恩向锡圭崇”两句,通过描述曹嗣山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以及因其功勋卓著而获得的崇高荣誉,表达了对其长期奉献和卓越成就的高度肯定。
“清济莲花府,黄流瓠子宫”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黄河比作流淌的黄金之流,而曹嗣山的治水功绩则如同莲花般纯洁高雅,象征着其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才能。同时,“清济”与“黄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嗣山在治理黄河过程中的显著成效。
最后,“十年驱节地,重入指挥中”两句,回顾了曹嗣山在黄河治理上的十年历程,强调了他不仅在过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未来也将继续引领和指导水利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深情地颂扬了曹嗣山在治理黄河方面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质,展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与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