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一)

断云微日半阴晴,何处高梧有凤鸣?

星汉浮槎先入梦,海天波浪不须惊。

鲁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

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名为《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断云微日半阴晴”,描绘了一幅云层间透出微弱阳光,天气时晴时阴的画面,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接着,“何处高梧有凤鸣?”一句,以凤凰象征高洁之士,表达了对朋友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

“星汉浮槎先入梦”,借用了“浮槎”这一典故,比喻人在追求理想与真理的道路上,如同在星河中航行,虽困难重重,但梦想与希望始终照亮前行的道路。“海天波浪不须惊”,则鼓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风浪,保持平静与坚韧,相信最终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鲁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这里引用了古代关于祭祀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内心的真诚与对道德的坚守是不变的。

最后,“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借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唱响生活的赞歌,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和谐,如同古代的音乐一样,充满深意与美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二)

尧舜人人学可齐,昔贤斯语岂无稽?

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

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

山中仅有閒风月,何日扁舟更越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月夜二首(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月夜二首(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夜

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

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

閒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

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