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

千里淮流势若奔,咆哮西下地平吞。

天吴激浪来江口,鬼伯推潮出海门。

疏雨数声云入浦,远林一抹水连村。

溯流有客登瀛去,路入青河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长淮》描绘了淮河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对旅途的细腻感受。开篇“千里淮流势若奔”,以“千里”形容淮河之长,“势若奔”则生动展现了河水流动的迅疾与气势磅礴。接着“咆哮西下地平吞”,进一步渲染了淮河的雄浑与力量,仿佛它在大地间奔腾不息,吞没了前方的平坦之地。

“天吴激浪来江口,鬼伯推潮出海门。”这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天吴”和“鬼伯”来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汹涌与潮汐的壮观,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想象力。“疏雨数声云入浦,远林一抹水连村。”则是对淮河两岸景色的细腻描绘,雨点稀疏,云雾轻笼,远处的树林与村落依稀可见,与水面相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

最后,“溯流有客登瀛去,路入青河日又曛。”诗人想象着有人逆流而上,前往遥远的地方,而夕阳已渐渐西沉,渲染了一种旅途的孤独与时间的流逝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淮河的壮美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

谢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梧江

渔家生计少经营,暖饱时供不慕名。

撒网唱歌郎首白,鸣榔和曲妇裙青。

鸬鹚小雨滩头梦,鸥鹭轻风世外情。

行客独为车马累,重听蛮唱有馀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汾西县

几家荒冢伴荆榛,半里孤城带夕曛。

穿穴作庐人类鼠,凿山供爨石为薪。

鸡豚醉乐村祠社,桃杏红香客梦春。

最是农夫耕绝顶,一犁觳觫入寒云。

形式: 七言律诗

归牧

石桥流水月娟娟,自放红林不记年。

六七里村黄犊雨,两三牧竖绿莎烟。

秋云半湿衣垂骭,野曲横吹笛在肩。

郁郁墓门遥指处,可还重上一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罗江神祠

土祠祈福庆年丰,歌啸巫阳荐祀同。

一奠神惟迎社日,半竿旗不饱灵风。

鸡豚颂里炉烟碧,箫鼓声中烛影红。

拜祝此时须应感,莫嫌门径有苔封。

形式: 七言律诗